第(1/3)页 “台谏旧人?” 包拯听到这个称呼,不由得看向夏竦,道:“夏枢相,你称呼我为台谏旧人,我是否可理解为我与台谏官有结党之嫌?” “我没这样说啊!”夏竦当即反驳道。 当下,结党这个帽子不能乱扣,扣不好,容易被贬谪外放。 特别是向包拯扣这个帽子,根本不会有人相信。 这时。 又一名馆阁官员站出来说道:“官家,台谏官虽不能决议政事,但当下确实是一致对外,他们对官家决策的干扰性已甚于中书宰执,此风断不可涨啊!” 欧阳修朝前踏上一步,看向那名馆阁官员。 “什么是干扰?什么叫一致对外?朝堂论事,到底论辩的是非对错还是势力强弱?若台谏官们出言有错,诸位以理反驳即是,官家自会明断。诸位在担心什么?担心台谏官把控了朝堂,将宰执们架空?宰执们若事事都是为国为民,我们台谏官们巴不得日日不写弹劾章疏呢!” 欧阳修向来不受委屈。 此话不但将那名官员的话语驳回,还讽刺了一番当下的宰执。 “够了!”赵祯高声道。 双方再吵下去,真就变成两方敌对的势力了。 赵祯缓了缓道:“一件事一件事来说。” “首先,关于滕宗谅之事,朕以为,滕宗谅知岳州期间,政绩民声,有目共睹,乃天下知州之典范,任苏州知州没有任何问题。至于你们所言的贪墨之举,他已受过惩罚,莫再旧事重提,揪住不放!” 听到此话。 台谏官员们各个欣喜,而陈执中和夏竦则是一脸无奈,没想到官家还是偏向了台谏官。 赵祯接着说道:“关于台谏势大的问题,朕早就看出了端倪!” “台谏官们嫌弃中书的决策太慢,中书又认为台谏官的干预性太大,此种情况,历来有之。朕希望各位能互相体谅,互帮则双赢,互相弹劾则双输,朕以后不想再看到中书与台谏上奏无端诋毁对方。” 夏竦黑着脸,官家实在是太偏私台谏了。 就在这时。 赵祯又补充道:“朕再宣布一个任命。” “任命以观文殿学士,知永兴军的高若讷为御史台侍御史兼知杂事,即日前往御史台赴任。 听到这个任命,陈执中最先会意,高声道:“官家英明!” 夏竦的脸上也突然露出笑容。 而欧阳修则是紧紧攥起了拳头。 这个高若纳,不是别人。 被石介骂作“一妖一孽”中的一孽,便是高若讷。 蔡襄诗作《四贤一不肖》中的那个“一不肖”,便是高若讷。 欧阳修那篇《与高司谏书》的高司谏,便是高若讷。 石介称高若讷大奸。 蔡襄称高若讷为不肖之徒。 欧阳修称高若讷趋炎附势,迎合当时的首相吕夷简,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。 其中,《四贤一不肖》诗和《与高司谏书》更是传到了辽国与西夏。 高若讷的名声彻底被搞臭了。 当时,高若纳还是一名台谏官。 一名谏官被骂成这个样子,且还流传到了辽夏,整个大宋朝也是没谁了。 但高若讷依然认为自己没有错,是遭到了一群无良文人的诬陷。 侍御史兼知杂事,是御史台的二把手,仅次于御史中丞。 赵祯将高若讷安排在御史台,就像在台谏官中间插了一根钉子。 苏良虽不喜。 但从赵祯的角度来讲,这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。 以高若讷遏制台谏扩张的权力,又纳台谏之意令滕宗谅为苏州知州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