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今,包拯以一人之力,为大宋争光,令每位官员都觉得:与有荣焉。 欧阳修不由得挺了挺胸膛,心中喃喃道:若是让我去,赢得必然不是这么一点儿了! 陈执中率先拱手,道:“官家,这些……这些不是战利品,但胜似战利品,此乃我大宋使辽的佳话呀,一定要传到民间,传到民间!” 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。 “包卿,此事办得漂亮,朕当厚赏整个使团!” 包拯微微拱手,继续道:“臣此去辽国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其中最严重的便是辽人对我朝的事情知之甚详。” “辽人不但知晓我朝每月发生的要事,甚至一些不雅之事也尽皆知晓。” “比如,我朝有一位假撞柱的御史,欧阳学士被污不修私德等。” “其中,石守信与富彦国涉嫌造反之事,更是被辽人笑掉大牙。他们称……称我朝官员读书都读傻了,竟会认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通辽且还要掘坟开棺,甚是愚蠢。对此事,臣实在无法辩驳!” 顿时。 夏竦、王拱辰等都纷纷低下脑袋,他们就是被辽人称为“读书读傻了”的典型代表。 “此外,我在辽国街道的书摊上,见到了我朝往期邸报的抄录版,见到了苏景明的《驳陈条十事书》,见到了欧阳学士的《论不才官吏状》……” “起初,臣以为是辽国安排有细作藏于汴京,后来方知乃是有黑心的商人将我朝邸报新闻、机密要事等传于辽国,以此牟利。臣建议,应对此进行严管!” 赵祯点了点头,道:“确实该严管了!” 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,万事皆可成书。 大宋几乎没有秘密。 上到官员贵族,下到书生商贾,大多都是好大喜功。 做个芝麻大小的事情都想着要刊印成书,以此留名。 而后,在一些黑心商人的经营下,大宋发生的事情,便很轻易地传到了辽国、西夏。 赵祯能想象得到,辽人听闻石介案时,定然甚是兴奋,觉得能做出此事的大宋只能是不断走下坡路。 接下来。 包拯从怀里拿出一本奏疏,道:“臣至辽国边境时,还曾巡视了一番辽人的驻兵,在问询了一些辽人百姓后,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。” “辽人于代州、应州边缘处,不断添置营寨、召集军马、兵甲粮食,虽是以西讨之名,但很有可能意在河东,而今代州边臣畏懦,臣建议派遣重臣,固守边界,以防辽军突袭。具体细则,不便明讲,臣以撰写成文,烦请官家阅览!” 赵祯看完奏疏后,面色阴沉。 包拯所言军情,甚是重要,而河东那边却一点情报都没有得到,实属失职。 枢密使夏竦的脸色也非常不好看,这也是他这位枢密使的过失。 这时候,王拱辰站了出来。 “包谏院,你先是与辽官员聚赌,而后又刺探辽国军情,辽人不可能不知。若令辽人恼怒,恐怕有引战的嫌疑吧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