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短命也是第一-《蛊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不管怎么说,明朝帝国的敌人是在北方,不是南方。朱瞻基没有继续在安南战场投入人力和财力,适时放弃安南是正确的选择。他的统治政策基本都是父亲朱高炽的延续,但有一条,他是反对的——他放弃了父亲将帝都迁回南京的计划,而是继续祖父的决定,把帝都定在北京。他清楚地知道帝国的敌人在哪个方向。

    有一种说法是,朱瞻基选择继续以北京为帝都,是为了满足个人对于边事的着迷。受祖父影响,他喜欢巡边,边境上偶尔的捷报,都能使他陶醉。这是明朝皇帝重视但又轻视北方敌人的开始。朱瞻基的这个特性,很不幸地遗传给了儿子明英宗朱祁镇,清初史学家谈迁说,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,远因正在于此。

    《大明风华》剧照

    03

    1449年那场差点让明朝国祚定格在81年的土木堡之变,背后其实潜藏着一个制度性肇因。而这项制度,正是朱瞻基在位时期确定下来的。

    在明朝的皇帝里面,朱瞻基是一个比较懂得自省的人。帝国某地丰收了,臣僚照例要吹捧皇帝圣心感动上天,“圣心所欲,天必纵之”,肉麻得不要不要的。朱瞻基受不了这种吹捧,他会反问说,天果纵之,帝国其他地方怎么会有水旱之灾呢?还是我们的善政做得不够啊,我等君臣应该更加努力才是。

    但是,朱瞻基也并非完美帝王。他也有他的毛病。在官方史书之外,他是一个世人皆知的“蛐蛐皇帝”,喜欢斗蟋蟀,并且让这种爱好变成政治任务,引发了不少人间惨剧。在朝鲜的史料中,他还是一个喜欢朝鲜幼女的萝莉控,还在守祖父与父亲丧事期间,就迫不及待地数次派遣宦官前往朝鲜求取年幼的处女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他是一个有艺术天赋的皇帝。写诗,作画,器物,玩好,他样样精通。他是明朝宫廷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艺术家皇帝,反过来,他也塑造了明朝宫廷的文化,一种倾向于奢靡和华丽的宫廷风。在他之后,明朝的皇帝或多或少有属于个人的奇葩偏好。问题在于,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艺术家皇帝往往不愿意把他的全副身心用于治国,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艺术才华的展示上。

    到后来,朱瞻基同样会毫无顾忌地沉溺于各种艺术和玩好之中。

    朱瞻基的画作

    要知道,本朝在太祖朱元璋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,名义上由皇帝和负责具体政务的六部进行权力沟通。但是,连一门心思钻研做皇帝的朱元璋和朱棣,都难以胜任繁重的日常管理事务,更不要说要时常分身出来做艺术家放纵一把的朱瞻基了。

    权力真空最终是由内阁进行了填补。但内阁中人并非只愿做皇帝的传达机器,他们既要遵奉皇帝的旨意,但也要服从儒家的规训,以儒家理念和祖宗之法来检验皇权的行使是否得当,如有不当,内阁也会与皇帝产生矛盾。这就是皇帝不敢也不能肆意妄为的制度性因素。

    朱瞻基是个“聪明人”。为了更大程度地体现皇权,避免内阁的过度制约,他在皇权—内阁的体制中,引入了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,即由内阁通过“票拟”来提出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,再由皇帝决策批行(即“批红”),同时授权司礼秉笔太监代表皇帝,来签批内阁的拟票。

    在这种体制下,“内阁之拟票,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”,内阁受到了代表皇权的司礼监的控制,皇帝及其家奴——宦官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。那些懒于朝政、耽于游乐的皇帝们,以后可以放心地任用家奴来控制内阁,进而控制政局。看到没,明朝后来最典型的两个不上朝的皇帝——嘉靖和万历,仍能控制政局,这真是拜朱瞻基的制度设计所赐呀。

    为了让太监家奴更好地为皇权服务,朱瞻基开始调任高级文官,教太监们读书识字。

    但是,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。朱瞻基是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了,可以做一个潇洒风流而又大权在握的皇帝了,只不过,宦官的祸害也开始彰显了。

    从中央到地方,从军事到民政,朱瞻基在位时期,宦官介入政务的程度大大加深,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。宣德时期,几乎所有的边镇都设有镇守太监,这些太监往往自恃是天子身边的人,凌驾于总兵官之上,干扰军政,为所欲为。朱瞻基还将最精锐的火器铳炮部队交由宦官控制,掌握军政的宦官,已有能力同各地将领相抗衡。可见,在这一时期,宦官已经取得了一部分军权。

    在中国历史上,明朝与东汉、唐朝是宦官之祸最严重的三个朝代。清初,一些人反思明亡的原因,指出“明亡不亡于流寇,亡于厂卫(宦官)”。而朱瞻基正是让宦官势力强势崛起的那个关键人。

    其实,明亡差点都不用等到1644年,而是在1449年。

    宣德十年(1435年),36岁的朱瞻基英年早逝。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暂时成为朝中的核心人物,但宦官王振凭借他在宣德朝的宠遇,制度上的优势,以及与小皇帝、明英宗朱祁镇的特殊关系,很快就击败了内阁三杨和老太后,开始垄断朝政,最终引导年轻的皇帝冒险与北虏交战,酿成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——连皇帝都被蒙古人掳走了。

    史学家认为,是王振的专权和明英宗的无能导致了土木堡之变,但在当时的情况下,朱瞻基时期那些能干的老臣和经过调整完善的制度,却无力阻止这一惨败的发生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土木堡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的总爆发,是内阁—司礼监牵制制度的悲剧,也是朱瞻基个人遗留下来的悲剧。

    尽管朱瞻基无法亲眼看到这悲剧性的一幕,但是,这么有才华的一个皇帝,在开创了仁宣治世之后,是否有想过大明王朝就会迅速迎来中衰的局面呢?而盛世的不可持续,也会让盛世本身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。自己选择的因果,即便看不到了,也会等来历史的终极评判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清]张廷玉等:《明史》,中华书局,1974年

    [清]谷应泰:《明史纪事本末》,中华书局,2018年

    赵中男:《宣德皇帝大传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,2008年

    陈文源:《明宣德弃守安南始末考述》,《暨南史学》第4辑,2005年

    朱鸿:《论明宣宗的另面样貌》,《明清论丛》第1辑,1999年皇帝朱高炽病重,快不行了。一个太监奉命离开北京,全速奔赴南京,去把皇太子朱瞻基召回来。

    这一天是洪熙元年(1425年)五月初十。

    仅仅两天后,朱高炽驾崩了,但离京的太监还要七八天才能到南京。

    事态紧急,朝中大臣夏原吉等人决定秘不发丧。

    数日后,得到回北京诏令的朱瞻基,已能明显感觉到南京城中流言四起。他的属下劝他,要率护送兵马回北京,以防万一。

    26岁的朱瞻基却说不必。他说:“我刚到南京,就要立即返回北京,谁能料得到?君父在上,天下归心,谁敢有贰心?父皇召我回北京,我又怎能拖延?”

    然而,能料到和有贰心的人,当时还活在世界上——他是朱瞻基的叔父、汉王朱高煦。

    所幸朱瞻基行动迅速,朱高煦在山东派人伏击皇太子的计划才宣告落空,史书说,“高煦谋伏兵邀于道,仓促不果”。

    六月初三,朱瞻基顺利抵达北京附近的良乡。夏原吉等人这才公开宣布了洪熙皇帝朱高炽的死讯,此时距离朱高炽驾崩的日子,已经过去了20天。

    同一天,朱瞻基进入北京城。

    六月十二日,在朱高炽死后整整一个月后,朱瞻基正式登基继位,是为宣德皇帝。

    一场皇位继承危机,总算暂时得到了缓解。

    宣德皇帝朱瞻基

    01

    但朝廷内外,熟悉汉王朱高煦为人的人,都知道他绝不会就此罢手,他一定会继续作妖。

    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,性凶悍,善骑射。早年跟着朱棣起兵靖难,屡立战功,几次帮助朱棣转危为安。朱棣也认为,朱高煦“类己”,曾经流露出将他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意向。仗着军功和父皇的宠爱,朱高煦颇为骄恣,常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:“我英武,岂不类秦王世民乎?”

    相比之下,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痴肥,为人仁厚,并不太受朱棣待见。朱棣传达出来的暧昧态度,助长了朱高煦夺嫡的念头,使他加快了夺嫡的步伐。朝臣们由此分成两派,朱棣也十分矛盾。

    有一次,朱棣就接班人问题征求大才子解缙等人的意见。解缙说:“皇长子仁孝,天下归心。”朱棣不说话,解缙又补充了一句说:“好皇孙。”这句话终于打动了朱棣,因为朱棣一直很喜欢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。

    史书记载,朱瞻基出生时,皮肤燥裂,像条烤鱼一样。尽管长相不讨喜,但祖父朱棣却很喜欢这个黑娃。据说,建文元年(1399年),朱瞻基出生前夕,朱棣恰好做了一个梦,梦到朱元璋把象征皇权的大圭送给了朱棣,并对朱棣说:“传之子孙,永世其昌。”梦醒后,就传来了朱瞻基降生的消息,朱棣若有所悟。可能是这个祥瑞之梦,进一步刺激了朱棣夺取侄子朱允炆的江山的欲望。

    朱瞻基满月时,朱棣第一次见到这个长孙,说这个孙子“英气溢面”,跟我的梦境完全相符。自此,朱瞻基就离开父母,由祖父母抚养,着意栽培。

    《大明风华》截屏,靖难之役后,朱棣对朱瞻基如此说

    在明成祖朱棣的调教下,朱瞻基能文能武,颇具人君气象。朱瞻基15岁时,朱棣命他对对子,上联曰:“万方玉帛风云会。”朱瞻基不假思索,跪下叩头,说:“一统江山日月明。”朱棣大喜。这种格局,确实是大明未来帝王的最佳人选。

    永乐年间,朱棣多次北征,每次出征,要么令朱瞻基随行,让他历练战争;要么命他留守,培养处理政务的能力。朱棣在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情况下,立朱瞻基为皇太孙,一方面表达他对朱瞻基的喜爱,另一方面是通过皇太孙对在南京监国的太子形成牵制。

    不过,朱瞻基自小深知父亲朱高炽处在极度危险的政治环境中,因而一直极力维护父亲的形象,并不想成为打压自己父亲的一颗棋子。

    对于那个野心勃勃想取代太子之位的叔父朱高煦,朱瞻基很早就跟他杠上了。某种意义上说,正是因为朱瞻基的存在,才使得朱高煦离帝国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越来越远。一次,朱棣命三个儿子朱高炽、朱高煦、朱高燧与长孙朱瞻基一同拜谒孝陵。朱高炽因体胖,又是瘸子而失足跌倒,朱高煦随即在他身后挖苦道:“前人失跌,后人知警。”朱瞻基听到后,立即回击:“更有后人知警也。”朱高煦回头,看着这个侄子,语塞不敢接茬。

    朱棣在位后期,为了防止儿子间流血权斗,对一向骄横的朱高煦进行制裁,从永乐十五年(1417年)起将他封到山东乐安,并削弱了他的护卫力量。这样,在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朱棣驾崩后,朱高炽才能在朝中重臣的辅佐下顺利继位。

    朱棣画像

    然而,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不到十个月就病重去世,此时大明帝国的局面在虎视眈眈的朱高煦眼里,多么像当年朱棣面对侄子皇帝朱允炆的情况。朱高煦想让靖难之役的历史重演,而他的侄子朱瞻基,也想证明自己不是朱允炆。

    在派兵埋伏击杀朱瞻基未果,而朱瞻基顺利登上帝位之后,朱高煦加紧谋划发动属于他的“靖难之役”。由于手中的兵力有限,他甚至砸开州县监狱大门,放出里面的死囚,给这些人优待,训练他们习武打仗。同时,他还招募无赖子弟和社会流氓编入军队。可以说,为了发动夺位战争,无所不用其极。

    而朱瞻基则表现得像他死去的父亲一样柔弱,对朱高煦有求必应。朱高煦为了试探新天子的分量,不断提出一些过分要求,没想到朱瞻基均一一予以满足。这让朱高煦更加肆意妄为,以为这个侄子并没有那么聪明和可怕。事实上,朱瞻基按兵不动,是想让朱高煦自我暴露,自我作死,从而争取道义和舆论支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