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五王同朝,徐家入局-《大周的后裔》
第(1/3)页
大周凭武立国,以文治之。对武人就不用说了,纵观史书就没有不忌惮武人的皇帝,毕竟侠以武犯禁。而对文人士子虽然有优待恩宽,但太祖也曾有遗训,读书人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。
因此凡是涉及到读书人的案件,从调查阶段便是慎之又慎。
若涉及大案要案,则要根据犯案读书人的功名大小,派遣官阶高低相应的刑部官员负责主审,同时礼部还要派遣高于主审一个品阶的官员监审。
若是10年以上的判决更是要案件发生地州府太守亲自参与审核,并上报刑部与礼部同时备案。
若是犯人有功名在身却被判死罪,那就必须要上报京都城有刑部统一汇总,每月一次呈报皇上,御笔朱批方能施行。
只要罪名做实并已结案,案犯户籍所在地所有入品官员的当年季考最高不能超过乙等。
这个可就相当严重了,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若一个地区,连续三年没有做出明显的政绩,又连续三年有已经考取到功名的读书人知法犯法并做实结案,那这个地区的所有入品官员很有可能会被集体降职,甚至开革除职。
当然,这是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,只要是规矩就总有规避的办法。
但是由此就可以看出,大周朝对于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是多么的重视,哪怕只是一个童生的身份,含金量也远远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明清时期的秀才之流能比得了的。
柳客很清楚,自己是秀才不假,但将门的出身也是改变不了的。
在这京都城之内,京畿少年,将门子弟,有几个能不张狂放浪,虽说都是些小打小闹,顶多也不过是打架斗殴,赌博赛马,可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屁股真的就一尘不染?
毕竟这里是京畿,按御史台各位清流老爷的话来讲,今天你敢京都城纵马,明日你就敢宫城抢门,若是再喝上几坛子酒,那岂不是就要夜闯宫禁,改天换地?
你可是将门呀,而且还是手握兵权的将门。
平时御史们的眼睛都盯着朝堂上的各位大佬以及皇帝陛下,没工夫搭理一群小屁孩的哼哼哈哈。但真要是把事情搬到明面上,清流嘛,谁还不愿意在诸位大佬和皇上面前给自己博点关注呢?
功劳再小也是肉嘛。还能顺便打击一下将门,何乐不为呢?
再说军制,大周除了中央禁军常备3万,12州州府驻军各2万,这加起来看,护卫大周境内的军兵也有27万。
看上去数不多,可跟边军一比,那就不值一提了。
单说徐家爹爹麾下黑骑营便有整整5万黑甲重骑,这还是最难培养的重骑兵。整个镇北军,常备军兵30万。
其他边军虽不像镇北军这样建制庞大,单四大边军的主力军加在一起也有八十多万,这还没算上后备军团和后勤军团。
强大的军事实力,对外是护国安邦,开疆拓土的坚盾利器,可对内,何尝不是悬在当权者头顶,让人无比忌惮的双刃铁剑。
打压将门,历来都是朝堂文臣的日常任务,尤其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,如今京都城正是五王同朝之局。
天宏15年,仁、孝、恭、敬、裕五位皇子全都涉足朝政,朝廷六部中除了吏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,其他五部,各有一位皇子参与其中的运行。
是的,不是管理,只是运行,五位皇子在所处的部门均有正式职务。
不过职位不高,都是正五品郎中,刚刚好有资格参与上朝议政,时至今日也有3年时间了。
兵部历来是武将的地盘,虽然不能直接指挥边军,可各地驻军也是不小的实力,进驻兵部的正是二皇子孝王殿下。
“兄长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此事出在京都府,自然是京都府衙过第一手,涉及读书人,便要上报刑部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