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3章 攻克南昌-《晚清第一枭雄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湘军要跑路,吴捷自然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。

    曾国藩身边只有一千五百湘军,孤军陷入敌境,情况极其凶险。他之所以冒险渡江,向义宁州方向撤退,一方面可以增援武昌为借口,另一方面在于这条路径较短,便于湘军逃命。

    从南昌至义宁州,直线距离并不远,顶多一百来里,中间却有神雾山、百丈山等大山相隔,道路崎岖,人迹罕至。直至现在,两地仍不通高速公路,需要从武宁县或者宜丰县绕行。

    曾国藩认为,有大山相隔,敌军便不能借助水师、骑兵优势追击湘军,有利于湘军出逃。

    他预料得不错。湘军走这条险道,翻山越岭前往义宁州。左七军、右二军都不便追击,只能靠地方民兵袭击湘军。

    左七军军长冯桂芳负责打击湘军曾国华部,他干脆绕至义宁州背后,切断湘军退路。

    普承尧见势不妙,要求撤军。曾国华则力主坚守义宁州,接应曾国藩撤军。最后,曾国藩是等到了,湘军却伤亡惨重,折损大半。

    两部湘军合流,在左七军接连打击下,只剩不到两千人马,最终退入湖北通城,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毕金科、李元度这一路湘军,谨遵曾国藩指示,以反攻抚州、广信两府为名,自南昌撤往浙江。左七军在赣东兵力单薄,毕金科的湘军折损了三分之一,只剩两千人马,最终撤入浙江。

    赣南一带,广东绿营也不经打,被太平军黄文金、周庭森部击溃。

    整个江西,只剩南昌一座孤城,城内原有近万名绿营兵勇。湘军撤退后,时人皆知南昌已不可守,绿营兵勇纷纷溃逃。江西文武大员皆无斗志,大小官绅开始预留退路。

    南昌是江西省会,也是清军在江西的最后一座堡垒。她是“粤户闽庭,吴头楚尾”,“控蛮荆而引瓯越”,“襟三江而带五湖”,是华东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。

    吴捷已经肃清江西境内的湘军,啃过了最硬的骨头,自终于轮到吃南昌这块肥肉了。

    5月中旬,吴捷率军抵达南昌。

    江西巡抚文俊有守土之责,率领绿营守卫南昌。但此时的南昌,内部被敌工处的特工渗透得千疮百孔,守军士气低落;外部被左七军、右二军团团包围。文俊想要守住南昌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5月15日,两门105mm榴弹炮运抵九江城下。这是中兴公司枪炮厂定型生产的新型火炮,定名为1856式105mm榴弹炮,首批生产四门,带有试验性质。

    为此,吴捷正式改组炮兵,成立炮兵师,首任师长由左七军参谋长卢波克兼任,复兴委员为为郑光聪。

    卢波克毕业于米国西点军校,炮兵科班出身。郑光聪出身火药世家,在湖南郴州率领全族投奔吴捷。

    105mm榴弹炮甚为笨重,使用铁制轮子。炮兵师先用船只运送两门火炮至南昌江面,然后使用八匹骡马拖拽,才将火炮运至炮阵地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