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翌日。 大朝会。 许久不曾列席的朱桓也来了。 他的步伐比受伤前快了些许,如此一来,能掩盖一些他走路跛脚的状况。 霍以骁低声与他道:“对未受伤的腿,负担太大,不是长久之计。” 朱桓笑了起来:“我知道,也就上朝时如此,等下了朝,我再慢慢走。” “今日列席,是来听制书的?”霍以骁问。 朱桓颔首:“是。” 今日,是立太子的第一环。 《立嫡长子为皇太子制》。 这份制书,并不是立太子的正式诏书,而是一份提议。 皇上知会朝野,他想要“立太子”了,念完制书后,便是文武大臣建言。 既是原先就商议定了的,一般而言,不会有哪个稀里糊涂站出来反对,众人附和几段,今日也就算成了。 这也是礼部里头,老大人说今日与他们关系并不大的缘由。 众人跪下。 吴公公高声念着制书。 朱桓垂着眼,从头听到尾,心情平静。 受伤之后,静养数月,除了安抚母妃,朱桓自己亦想了很多。 一开始,他想的是“命数做出了选择”,都是天意,在他最彷徨、最迷茫的时候,天命替他做出了选择,这没有什么不好的。 而后,他回首前几年的大小事情,渐渐察觉到,当时的自己,心境其实偏了。 敏感、小气,对一些状况耿耿于怀。 虽说各人有各人的脾气,但朱桓想,他不喜欢那样的自己。 那与他追求的东西,反了。 从古至今,书法家很多,无论是什么流派,字体上差异多大,但是,根是一样的。 刻苦、心静。 书道从没有一蹴而就,只有练与学,长年累月。 能坚持下来,就需得心静,能平和地写一整天、想一整夜。 先前的他,心静这一条,首先就丢了。 意识到了之后,眼前那层雾蒙蒙就散了,心境开阔了许多,也踏实了很多。 这种踏实,能让他坦然接受脚伤得不利索,能与母妃说更多他真心想说的话,甚至,父皇处置朱茂之后,朱桓也在御前陪了几天,他在面对父皇时,不会那么谨小慎微、患得患失。 而上早朝,该来还是得来。 父皇立太子,又不是让他们其他儿子都去当纨绔,份内之事还是得做。 吴公公念完,退到一旁。 皇上道:“朕登基十余年,不敢论功,但自认,起码做到了勤政。 只是养儿子,朕养得不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