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9【还得继续求官】-《梦回大明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张钺说道:“海运自然便利,却有两个难处需解决。”

    王渊问道:“哪两个难处?”

    张钺侃侃而谈:“第一,海上千里漂泊,如何处理飘没?第二,数十上百万军民,皆赖漕运为生,改成海运之后,如何解决这些人的生计?”

    “豁德高见!”王渊立即知道此人是能办事的。

    历来众臣反对漕粮海运,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海上风险太大。这种风险,不仅来自天灾,还来自于人祸!

    走漕河都能玩出飘没把戏,海上漂那么长时间,沿途根本无法监督,怕不是一年要给你“翻船”好多次,运粮官吞掉的粮食比运到北京的还多。

    其次,就是漕运军民生计问题,那是上百万人吃饭的行当。

    王渊又问:“豁德可赞成开海?”

    张钺说话直来直去,毫不隐瞒:“我是胶东人,自小在海边长大。我觉得吧,开海还是有好处的,但必须有一点要注意。开海互市之利,不可全做内帑,当分户部一些、分地方三司一些,否则绝难开海。”

    “谁跟你说开海之利全为内帑?”王渊笑道,“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,确实该分润好处。”

    内帑就是皇帝私产,不说后世,就连明代中后期官员,都以为郑和下西洋弄来的钱全被皇帝拿走。

    王渊这段时间,一直在查找资料,发现郑和做买卖,利润也是要上交国库的。

    那玩意儿是真赚钱!

    明宣宗时,工部尚书黄福对皇帝说:“永乐年间,营建北京,南征交趾,北伐沙漠,国库里银子多得是。而近年来,没有大兴土木,没有南征北战,而银钱只刚刚够用。如果遇到大灾,朝廷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这话是让皇帝想办法弄银子,暗指继续下西洋。

    仅过两个月,明宣宗就命令郑和重下西洋,去捞点银子回来充实国库。

    郑和下西洋的致命缺陷,在于官方垄断远洋贸易,不肯让利给民间海商。

    王渊感觉张钺颇有才干,问道:“吏部堂前开箱,君之清名必然传遍京城,怕是直升两级都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,如此而已。”张钺不悲不喜,他已经四十多岁,远比常伦、桂萼要沉稳得多。

    王渊问道:“你可愿跟我去浙江开海,且只给你一个正七品官职?”

    张钺沉默苦思良久,反问:“王侍郎真要开海?”

    王渊没有否认。

    张钺问道:“若我去浙江,担任何职?”

    王渊说道:“浙江南关工部分司主事,专门为我筹措木材造船!”

    浙江只有两个六部分司,一个是北关户部分司,负责督粮和征收部分商税;一个是南关工部分司,负责征集木材和征收木材税。

    这两个部门的主官,虽然只是正七品,却油水丰厚得让人眼红。

    因此朝廷早有规定,分司主事任期一年,不得多任连任,以防止长期留任加剧腐败。

    而且,基本上都是新科进士,扔去地方做分司主事,毕竟楞青头们不敢贪那么多。比如兵部尚书王琼,他的第一任职务,便是浙江南关工部分司主事。

    张钺仔细考虑之后,点头道:“愿随王侍郎左右!”

    得,又要去找皇帝求官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