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…… 按照柏林电影节的惯例,放映越是靠前,就越没戏。 《白日焰火》22号首映,影展已经接近尾声… 发往国内的通稿,普通网友能看到的大概就是‘第62届柏林电影节开幕红毯,霍撕燕桃惊艳全场’还有‘范小宣火红朋克裙亮相柏林秀纹身’… 不在现场,根本不懂这意味着什么——零下十几度,穿的这么清凉! 女演员真的很拼! 吕潇然坐在房间,听着张进说的话。 到现在,两天半的放映期,除了头两场之外,余下的场次场场爆满,等待买票的观众在电影院门前排起长队——就算买不到票,他们也不愿意离开! 吕潇然真的有点疑惑… 《白日焰火》,全程华语对话、华语旁白,只在屏幕下方给出了德文翻译——这样一部电影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德国观众而言,观看起来的感觉,大概跟中国观众去看一部中文字幕的越南电影的感觉差不多。 难道德国人这么喜欢华语电影? “你别看德国电影在全世界名声不显,他们的观众对文艺片的热爱完全不输给法国人!” “…是吗?” “当然!” 欧洲二十国,票房最高的是英国,年入大概16亿美元总票房,然后就是法国(15亿)、德国(11亿)、俄罗斯(9亿)、西班牙(8亿)、意大利(5亿)、荷兰(4亿)、波兰(3亿)… 德国电影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老化:许多影院——特别是其多元化的连锁店——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。 这几个国家潜力都快挖尽了,这也是好莱坞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开发中国市场的原因! “《白鹿原》是我们的劲敌!” “…不会吧,那电影打分不高啊!” 《每日银幕》是柏林电影节的场刊,十八部主竞赛的入围影片场刊打分基本已经出来了,《芭芭拉》,3.3分,目前评分最高——满分是4分; 《白鹿原》评分1.9分,倒数第二;《白日焰火》评分2.6分,排名第六,不高不低… 场刊评分跟评委口味很难一致。 参考也只是参考,最终的奖项归属与经常让人跌破眼镜。 于是就有了“场刊最高分总拿不了大奖”的魔咒。最后的结果就是颁奖结束后,评审团开发布会,影评人和媒体一顿炮轰提问,然后在一片谁也无法说服的气氛中开始下了一年的循环,毕竟影评人和评委始终无法完全调和。 当年贾章柯的《站台》拿下了那一届威尼斯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分,一奖未得… 评委会主席夏布洛尔直接撂了句‘我不喜欢那部电影!’ 第(2/3)页